炜言大义 本报记者 张炜
1月下旬以来,大盘调整,“1元股”明显增多。一项市场统计显示,6月5日收盘,沪深两市共有13只“1元股”,其中st股票占了9只。
6月5日收盘,按股价由低到高,13只“1元股”分别是st锐电、中弘股份、*st保千、*st华信、包钢股份、和邦生物、st大控、*st慧业、*st安泰、*st新亿、*st中绒、永泰能源、*st正源。其中,股价最低的st锐电为1.20元,中弘股份与*st保千均以1.21元紧随其后,股价最高的永泰能源与*st正源均为1.91元。上述13只“1元股”,有9只来自沪市,1只来自深市中小板,无创业板股票。
而在去年6月中旬,两市只有*st新亿、*st海润、*st锐电、*st重钢及新都退等5只“1元股”。如今,新都退已经退市;*st海润跌成仙股,且暂停上市;*st重钢改名为为重庆钢铁,6月5日股价回升至2.12元。*st新亿与*st锐电仍在“1元股”阵营中,其中,*st新亿自2015年12月7日起因重整事项停牌。
表面看,“1元股”增多是市场弱势的表现之一。随着大盘调整,估值重心下移,“1元股”“2元股”“3元以下股”都在增多。可实际上,这些个股沦为“1元股”主因在于基本面糟糕,业绩差。包钢股份、和邦生物、st大控、*st安泰、永泰能源及*st正源一季度每股收益均低于0.05元,其余“1元股”均一季度亏损,有的还存在较大暂停上市风险。例如,st锐电2015年和2016年均亏损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,2017年扭亏,但因主营业务收入大幅下降,盈利能力较弱,主营业务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,由戴“*st”帽变为戴“st”帽。今年一季度,该公司又出现亏损。再看*st慧业,2016年和2017年均亏损,今年一季度仍亏损,若年内不能扭亏,将被暂停上市。
多只“1元股”的出现,是因为股价遭遇快速大幅跳水。永泰能源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于4月4日复牌,股价似“一泻千里”,先是连续3个交易日跌停,之后阴跌不止。该股6月5日收盘1.91元,较去年11月停牌时的3.24元累计下跌超过40%。*st华信4月25日在控股股东终止筹划控制权变更后复牌,股价连续15个一字跌停。该股6月5日收盘1.65元,较3月停牌时的5.39元累计下跌近70%。
对于高位买入且未及时止损的投资者来说,套牢后跌成“1元股”的损失相当大。*st正源2016年10月复牌后股价大涨,由4元多飙涨至最高10.21元。可从2016年11月中旬起,该股连续调整,至今累计跌幅超过80%。*st中绒2016年11月下旬最高上涨至9.15元,但自去年6月复牌起连续暴跌,至今累计跌幅达近80%。有投资者戏称,绩差股、亏损股跌成“1元股”,眼看着“快跌没了”。
6月5日收盘,沪深两市股价2元至2.2元的“2元股”共有11只。其中,山东钢铁、通裕重工、*st油服股价分别为2.02元、2.04元及2.07元。若有的“2元股”跌势不止,极可能沦为“1元股”。其中,通裕重工6月4日盘中最低跌至2元,是目前沦为“1元股”风险最大的创业板股票。该股有可能跌成“1元股”,与其2016年8月实施“10转20”的高送转有关,从11元多除权变为“3元股”。通裕重工没有迎来填权行情,反倒是除权后股价累计跌幅超过45%。
投资者须认清,盲目买入“1元股”面临高风险。一方面,“1元股”大多绩差或亏损,在价值投资逐渐占主导的市场中很难实现股价反转。另一方面,“1元股”或存在退市风险。随着退市制度的严格实施,低于股票面值的“仙股”可能因不满足交易标准要求而被强制退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