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!老站,搜索引擎当天收录,欢迎发信息
免费发信息
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> 宜春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比较全面的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,助你增产丰收

2019/9/23 16:42:27发布117次查看

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高,块茎含有多种营养成分,是抗旱、救灾作物。与谷类粮食作物相比,是一种年轻的作物。
一、块茎的形成与产量关系
马铃薯植株在地上茎开始出现分枝时,地下茎也相应地长出匍匐茎。多数品种在现蕾期块茎开始膨大。块茎不断膨大和增重,是表示植株的生产能力和品种的重要特征。通常马铃薯到了开花盛期,叶面积最大,制造养分的能力最强,所以开花后20天左右块茎增长的速度最快。
二、马铃薯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
1、株植对温度的反应:
播种的马铃薯块茎在地面下10厘米深的温度达7~8℃时,幼芽即可生长,10~12℃时幼芽可茁壮成长并很快出土。
在生产实践中常遇到两种块茎生长反常现象:
第一种现象是播种后块茎上的幼芽变成子块茎,也称闷生薯,这是由于播种前块茎贮藏条件不好,窖温偏高。窖温在4℃以上,块茎休眠过后即开始发芽。有的窖温在10℃以上,块茎上芽子长得很长。把块茎长芽去掉后播种,块茎内养分向幼芽转移时遇到低温,幼芽没有生长条件,所以又把养分贮藏起来形成了新的小块茎。如果播种时土壤温度低,这时块茎还没有发芽,薯液还未活动,在没有生长条件时,块茎不发芽或只是开始萌芽而不生长,待温度升高后才正常生长,这样就不会产生子块茎。
第二种现象是在块茎遇到长时间高温时即停止生长。待浇水或降雨后土壤温度下降,块茎又开始生长,即二次生长。在这样条件下有的块茎像哑铃,有的像念珠状,出现各种畸形。当然,这种现象与品种是否耐高温有很大关系。对高温敏感的品种遇到干旱缺水、土壤温度升高时,二次生长块茎特别多,而耐高温品种可不出现或很少出现二次生长。还有的品种在土壤温度高时,块茎发芽后长出地面变成枝条,这就会严重影响产量或降低块茎品质。对这类品种要及时灌溉降低土温。
2、植株对水分的需求:
一般每亩生产2000千克块茎,按地上部和地下部重量1:1和干物重20%计算,每亩需水量为280吨左右。马铃薯生长过程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是孕蕾至花期。盛花期茎叶的生长量达到了最高峰。这一段时间水分不足,会影响植株发育及块茎产量。从开花到茎叶停止生长,这一段时间内块茎增长量最大,植株对水分需要量也很大,如果水分不足会妨碍养分向块茎中输送。另一方面,马铃薯生长所需要的无机元素都必需溶解于水后,才能被根部吸收。
3、植株对土壤的要求:
马铃薯最适合轻质壤土,粘重的土壤种植最好作高垄栽培,沙性大的土壤种植马铃薯就特别注意增施肥料。马铃薯是较喜酸性土壤的作物,ph在4.8~7.0之间生长都比较正常。
4、植株对肥料的需求:
(1)氮肥:氮肥对马铃薯植株茎的生长叶面积的增大有很重要的作用,实践证明氮肥施用过多比氮肥使用不足更难控制,在没有把握时,宁可苗期追施时,不可基肥过量。
(2)磷肥:磷肥虽然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需要量较少,但却是植株健康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肥料。特别是磷肥能促进马铃薯根系发育,同时磷肥充足时,幼苗发育健壮,还有促进早熟、增进块茎品质和提高耐贮性的作用。
(3)钾肥:钾元素是马铃薯苗期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。钾肥充足植株生长健壮,茎杆坚实,叶片增厚,组织致密,抗病力强。钾元素还对促进光合作用和淀粉形成有重要作用。钾肥往往使成熟期有所延长,但块茎产量高。
5、植株对光照的需求:
马铃薯是喜光作物,在生长期日照时间长,光照强度大有利于光和作用。
三、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理论依据
1、深耕:深耕可使土壤疏松,透气性好,并可提高土壤的蓄水、保肥和抗旱能力,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,为马铃薯的根系充分发育和薯块膨大创造良好的条件。
2、产量与肥料的关系:一般每生产1000千克块茎,需要氮素5千克,磷素2千克,钾素11千克。如果在不施肥的情况下种植马铃薯,每亩可收500千克,也就是土壤本身可提供氮2.5克、磷1千克、钾5.5千克。在这样的基础上产量指标定为2500千克时即应施入氮10千克、磷素4千克、钾素22千克。
3、选用良种:良种是增产的内因,是高产的关键。
4、播前催芽:春薯催大芽播种比不催芽可增产10%以上。催大芽要求播种的整薯或切块放置在15~18℃散光环境下催芽2~3厘米。
催芽的块茎能增产是因为:
⑴幼芽发根快,出苗早而齐,早发棵,早结薯,有利于高产;
⑵经过长期贮藏和催芽,晚疫病、青枯病、环腐病、等病在块茎均可暴露,便于播前淘汰;看不出病症的感染卷呈病毒和类菌质体的块茎,在催芽时出现细线状幼芽,可于播前剔除。
5、适时播种:适时播种是取得高产的重要环节。
6、加强管理:马铃薯生长期间管理的重点是,前期中耕除草,追肥,培土;后期注意排、灌,防治病虫害。
四、当地的栽培技术
1、当地的自然栽培条件
本地区无霜期在160天左右,年降水量在180mm,在马铃薯生长期间的4~9月份,月平均气温为10~24℃,春季干旱是本地区的普遍现象,针对本地区的特点,提出以下栽培要求。
2、轮作倒茬
马铃薯不能连作,也不能与茄科作物轮作,也不能与甜菜、甘薯等块根作物轮作,因为这些作物与马铃薯之间有着许多相同的病害,不合理的轮作会导致共生病害的严重发生;马铃薯较适宜的前茬作物以小麦、玉米等禾谷类为宜。
3、深耕保墒
在上年秋耕时对土地实行深翻,以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。同时,对土地采取刨平保墒措施,以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。在秋翻的同时结合施用有机肥,为早春播种马铃薯提供养分。
4、晚熟品种
因为中晚熟或晚熟品种比较抗旱,能在前期干旱时正常生长,同时这类品种的植株生长高峰期通常昼夜温差大,有利于养分积累,块茎大、产量高。这几年本地区主要在乌市南山地区引种,因该地区生产的种薯大都是中晚熟品种,且品质相对稳定。
5、施足底肥
播种前最好1次施足底肥,特别是有机肥和磷、钾化肥在播种前施入效果好。氮素肥料的施用要根据土壤肥力,不可盲目施入过多,在土壤肥力水平高的情况下,为了避免植株徒长,可把全部氮肥的2/3作基肥施入,留1/3作追肥。重施底肥可把农家肥和化肥混合施用,一般每亩生产2000公斤块茎,亩施磷酸二铵25公斤+硫酸钾25公斤+尿素10公斤+油渣50公斤。
6、播前准备
对调运回的种薯应及时进行清选,选除病种、杂种、异种及杂物。播前1~2天将选好的种薯进行切块,以每个40克为易,并保证每个种薯有1~2个芽眼,用种以100~150千克之间。
7、适时播种
当地温连续3天通过7~8℃时播种,一般在4月中旬为易,同时要考虑种薯的发芽状态,如果是已大量发芽的种薯,宁稍晚而勿过早。播前用重耙对角整地,深度不少于15厘米。用机车沿行距1850px开定植沟,同时在沟底深施基肥,亩施磷酸二铵25公斤+硫酸钾25公斤+尿素10公斤+油渣50公斤。然后人工放种块,留苗株数和播种量因品种而异,一般每3500~5000株/亩,播种量100~150公斤,每穴1~2个种薯块,播种深度在10~12厘米之间。最后,用机车带短齿磨子对角磨平定植沟。
8、中耕、培土
针对本地区前期容易受旱的特点,播完种后,及时做好查苗补种的工作,因马铃薯出苗要15~20天左右,当全田出苗达到30%以上时应及时中耕,以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疏松度,促进马铃薯地下根系及匍匐茎的生长。一般中耕3次,在马铃薯现蕾时进行培土。
9、灌水及追肥
马铃薯全生育期灌水4~5次,每次用水80吨左右。对生长偏弱的条田可在培土的同时追施5~10公斤的尿素。
10、适时收获
应根据市场和品种特性收获,本地区一般在9月中旬收获上市,对需贮藏的一般在10月收获。
在本地区收获方式主要采用机械收获为主,一般是先将马铃薯地上茎人工割除,然后用农用四轮带上平底犁沿种植沟双向对犁,结合人工拣拾、装袋。这样的收获方式的收净度可达95%。
11、病虫害的防治
因本地种植马铃薯时间不长,加之注重轮作倒茬,所以病害发生较轻。在病害的防治上主要以马铃薯的晚疫病为主,因为马铃薯的晚疫病不仅直接影响产量,而且染病的马铃薯块茎被人、畜食用会发生中毒现象。
对马铃薯的晚疫病的防治措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:
(1)选用抗病品种;
(2)播前剔除病薯;
(3)药剂防治,25%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每10天左右喷施1次,连续2~3次即可控制病害发展;
(4)厚培土;
(5)割秧防病。在虫害上,主要是马铃薯金龟子,一般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用功夫乳油1500倍进行2~3次防治即可。
五、提高马铃薯产量的新措施:
根据近几年的种植管理,马铃薯种植产量的提高及成本的有效降低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:
1、实行小整薯播种,不仅可以降低用种成本,而且消除切口感病现象。另外,整薯播种出苗整齐,产量高。
2、选用良种,选用脱毒的种薯,降低病毒的感染,为马铃薯实现稳产奠定基础。
3、920”浸种,用0.5~1微升/升“920”液浸种15~20分钟,捞出晾干,可刺激芽苗生长和单株结薯量。
4、高锰酸钾浸种,将马铃薯种薯切块用500倍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,不仅具有防治黑胚病、晚疫病的作用,而且还为马铃薯补充了锰元素。
5、多效唑化控,马铃薯现蕾期每亩用15%多效唑35~40克兑水50千克喷雾,可使植株矮化,协调养分分配,促进块茎膨大。
6、乙烯利灭花,对开花旺盛的马铃薯,在盛花期用40%乙烯利2000倍液灭花,可以减少养分的消耗。

宜春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VIP推荐

免费发布信息,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-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-2
企业名录